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中國結的文化內涵

中國結由於年代久遠,其歷史貫穿於人類史始終,漫長的文化沉澱使得中國結 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,純粹的文化精髓,富含豐富的文化底蘊。「繩」與「神」諧音,中國文化在形成階段,曾經崇拜過繩子。據文字記載:「 女媧引繩在泥中,舉以為人。」又因繩像蟠曲的蛇龍,中國人是龍的傳人,龍神的 形象,在史前時代,是用繩結的變化來體現的。「結」字也是一個表示力量、和諧, 充滿情感的字眼,無論是結合、結交、結緣、團結、結果,還是結髮夫妻,永結同心,「結」給人都是一種團圓、親密、溫馨的美感「結」與「吉 」諧 音,「吉」 有著豐富多彩的內容,福、祿、壽、喜、財、安、康無一不屬於吉的範疇。「吉」 就是人類永恆的追求主題,「繩結」這種具有生命力的民間技藝也就自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,興盛長遠規劃,流傳至今。

中國結不僅具有造型、色彩之美,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,如盤長結、藻井結 、雙錢結等,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濃郁的宗教色彩,體現著人們追求真、善、美的良好的願望。在新婚的帖鉤上,裝飾一個「盤長結」,寓意一對相愛的人永遠相隨相依 ,永不分離。在佩玉上裝飾一個「如意結」,引申為稱心如意,萬事如意。在扇子上裝飾一 個「吉祥結」,代表大吉大利,吉人天相,祥瑞、美好。   在劍柄上裝飾一個「法輪結」,有如輪黑心行,棄惡揚善之意。  

 在煙袋上裝飾一個「蝴蝶結」,「蝴」與「福」諧音,寓意福在眼前,福 運迭至。 大年三十晚上,長輩用紅絲繩穿上百枚銅錢作為壓歲錢,以求孩子「長命百歲」,端午節用五彩絲線編製成繩,掛在小孩脖子上,用以避邪,稱為「長命 縷」。本命年裡為了驅病除災,用紅繩扎於腰際。所有這些都是用「結」這種無聲的語言來寄寓吉祥。中國人在表達情愛方面往往採用委婉,隱晦的形式,「結」從而義不容辭的 充當了男女相思相戀的信物,將那縷縷絲繩編製成結,贈與對方,萬千情愛,綿綿思戀也都蘊含其中。梁武帝詩有「腰間雙綺帶,夢為同心結」。寧代詩人林逋有「君 淚盈、妾淚盈,羅帶同心結未成,江頭潮已平」的詩句。一為相思,一為別情,都是借 「結」來表達情意。 至於結的表意價值,歷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動的描寫。縱觀中國古代詩詞歌賦,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,繩結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實用功能,並伴隨著中華民族和繁衍繁 衍壯大,生活空間的拓展,生命意義的增加和社會文化體系的發展而世代相傳。

  <<詩經>>中關於結的詩句有:親結其縭,九十其儀。這是描述女兒出嫁時 ,母親一面與其紮結可,一面叮囑許多禮節時的情景,這一婚禮上的儀式,使「 結縭」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。

 戰國時屈原在<<楚辭.九章.哀郢>>中寫到:心圭結而不解兮,思蹇產而 不釋,作者用「圭而不解」的詩句來表達自己對祖國命運的憂慮和牽掛。古漢詩中亦有:著以長相思,緣以結不解。以膠投漆中,誰能離別此。其中用「結不解」和膠漆相融來形容感情的深厚,可謂是恰到好處。晉朝的劉伶在<<青青河邊草篇>>中寫道:夢君結同心,比翼游北林。  

 唐代是我國文化藝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。在此期間,詩詞等文學作品對結 的承頌也成為突出。唐朝著名詩人孟郊的<<結愛>>,當屬這方面的代表之作:心心復心心,結愛務在深,一度欲離別,千回結衣襟。結妾獨守志,結君早歸意。始知結衣裳,不知結心腸。坐結亦行結,結盡百年月。

 結字,把我們同祖先思緒相連;結字,使我們與古人情意相通。正可謂是: 天不老,情難絕,心似雙絲網,中有千千結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