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楓橋古鎮的石板路小巷,或是站在楓橋橋頭,抬眼即可見碧瓦黃牆的寒山寺坐落在綠樹叢中,院內青松翠柏,曲徑通幽。唐朝詩人張繼途經寒山寺,寫有《楓橋夜泊》詩:「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,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」詩韻鐘聲千載流傳,寒山古剎因此名揚天下。
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鎮,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(公元502-519年),距今已有1400多年。原名「妙利普明塔院」。唐代貞觀年間,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,改名寒山寺。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(一說是7次),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。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。寺內古跡甚多,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,寒山、拾得的石刻像,文徵明、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。寺內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、廡殿(偏殿)、藏經樓、碑廊、鐘樓、楓江樓等。
寺內景觀
寒山寺正殿,面寬五間,進深四間,高12.5米。單簷歇山頂,飛甍崇脊,據角舒展。露台中央設有爐台銅鼎,鼎的正面鑄著「一本正經」,背面有「百煉成鋼」字樣。這裡包含著一個宗教傳說:有一次中 國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,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。佛徒將《金剛經》放入銅鼎火中,經書安然無損。為了頌讚這段往事,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。
殿宇門桅上高懸「大雄寶殿」匾額,殿內庭柱上懸掛著趙樸初居士撰書的楹聯:「千餘年佛土莊嚴,姑蘇城外寒山寺;百八杵人心警悟,閻浮夜半海潮音。」高大的須彌座用漢白玉雕琢砌築,晶瑩潔白。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,慈眉善目,神態安詳。兩側靠牆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,乃由佛教聖地五台山移置於此。
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,供奉著唐代寒山、拾得的石刻畫像,而不是海島觀音。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,用筆大膽粗獷、線條流暢。圖中寒山右手指地,談笑風生;拾得袒胸露腹,歡愉靜聽。兩人都是被頭散發,憨態可掏。
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。此殿位於藏經樓內,樓的屋脊上雕飾著《西遊記》人物故事,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,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。寒山、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。寒山執一荷枝,拾得捧一淨瓶,披衣袒胸,作嬉笑逗樂狀,顯得喜慶活潑。相傳寒山、拾得是文殊、普賢兩位菩薩轉世,後來又被皇帝敕封為和合二仙,是樣和吉慶的象徵。寒山與拾得皆喜吟詩唱偈,寒山有《寒山子詩集》存世,詩風樸素自然,通俗易懂,有「家有寒山詩,勝汝看經卷」之說,後人又收輯拾得的詩附於其後。寒、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,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「現千手眼」。殿內左右壁嵌有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所書《金剛般若波羅密經》,共二十七石。這部《金剛經》是他為追薦亡父而書,蒼勁古拙,透出英武剛烈之氣。後面還有董其昌、畢懋康、林則徐、俞樾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,神采紛呈,各有千秋。
在藏經樓南側,有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,這就是以「夜半鐘聲」名聞退還的鐘樓。關於「夜半鍾」的說法,歷史上曾經聚訟紛壇。北宋歐陽修認為唐人張繼此詩雖佳,但三更時分不是撞鐘的時候。南宋的范成大在《吳郡志》中綜合了王直方、葉夢得等人的論辯,考證說吳中地區的僧寺,確有半夜鳴鐘的習俗,謂之「定夜鍾」。如白居易詩:「新秋松影下,半夜鐘聲後。」於鵠詩:「定知別後宮中伴,應聽緱山半夜鐘。」溫庭筠詩:「悠然旅思頻回首,無復松窗半夜鐘。」都是唐代詩人在各地聽到的半夜鐘聲。自此,這場爭論才逐漸平息。
現今寒山寺裡的古鐘已非張繼詩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鍾了。甚至明代嘉靖年間補鑄的大鐘也已不知下落。一說當時「遇倭變」,銷熔改鑄成大炮;一說已流人日本,如康有為詩云:「鐘聲已渡海雲東,冷盡寒山古寺楓。」為此日本國內還曾大力搜尋,但徒勞無功,遂留下千古之謎。如今的大鐘為清光緒三十二年(1906)江蘇巡撫陳葵龍督造。巨鐘有一人多高,外圍需三人合抱,重達兩噸。鐘聲宏亮悠揚,餘音轟條。
僧人撞鐘之所以要敲108下,主要有兩種含義。一是說每年有12個月、24節氣、72候(五天為一候),相加正好是108,敲鐘l08下,表示一年的終結,有除舊迎新的意思。二是依照佛教傳說,凡人在一年中有一百零八種煩惱,鐘響108次,人的所有煩惱便可消除。每年除夕之夜,中外遊人雲集寒山寺,聆聽鐘樓中發出的一百零八響鐘聲,在悠揚的鐘聲中辭舊迎新,祈禱平安。
相關傳說
寒山寺名稱的由來
相傳唐太宗貞觀年間(公元627-648年),有兩個年輕人,一名寒山,一名拾得,他們從小就是一對非常要求的朋友。寒山長大以後父母為他與家住青山灣的一位姑娘訂了親。然而,姑娘卻早已與拾得互生愛意。
一個偶然的機會,寒山終於知道了事情的真相,心裡頓時像打翻了五味瓶,酸、苦、辣、鹹、澀,唯獨沒有一絲甜味。他左右為難,怎麼辦呢?經過幾天幾夜痛苦思考,寒山終於想通了,他決定成全拾得的婚事,自己則毅然離開家鄉,獨自去蘇州出家修行了。
十天半月過去了,拾得沒有看見過寒山,感到十分奇怪,因為這是從來沒發生過的。一天,他忍不住心頭的思念,便信步來到寒山的家中,只見門上插有一封留給他的書信,拆開一看,原來是寒山勸他及早與姑娘結婚成家,並衷心祝福他倆美滿幸福。拾得這才恍然大悟,知道了寒山出走的原委,心中很難受。他懂得「朋友之妻不可欺」的道理,所以深感對不起寒山,他思前想後,也決定離開姑娘,動身前往蘇州尋覓寒山,皈依佛門。時值夏天,在前往蘇州的途中,拾得看到路旁池塘裡盛開著一片紅艷艷的美麗絕頂的荷花,便一掃多日來心中的煩悶,頓覺心曠神怡,就順手採摘了一支帶在身邊,以圖吉利。
經過千山萬水,長途跋涉,拾得終於在蘇州城外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好朋友寒山,而手中的那支荷花依然那樣鮮艷芬芳,光彩奪目。寒山見拾得到來,心裡高興極了,急忙用雙手捧著盛有毒齋的篦盒,迎接拾得,倆人會心地相視而笑。現在寒山寺存有一方碑石,上刻「和合二仙」圖案,據說就是這兩位好朋友久別重逢時的情景。過去蘇州民俗中婚嫁用的人物圖畫掛軸,以及江南許多地方春節時貼在大門上的門神,內容都是兩個人,一個手捧竹篦盒,一個手持荷花,相互笑容可掬,一副逗人喜愛的模樣,也稱「和合二仙」。據說也源於這個美好的傳說。
民間還傳說,「和合二仙」為了點化迷惘的世人,才化身寒山、搭得來到人間的,甚至寺名也由於「和合」在此喜相逢並成為住持,而由「妙利普明塔院」更改成「寒山寺」。由於「和合」思想深得人心,加上張繼詩句「姑蘇城外寒山寺」的廣為流傳,所以儘管後來在宋朝時,曾將寺名重新改為「普明禪院」,但人們仍習慣地稱它為「寒山寺」。從元末至清末,寒山寺曾五次慘遭次劫,但事後總能復建,足見寒山寺在歷代人們心中的地位。而且直到現在,寒山寺供奉的佛像仍是寒山、拾得,可見由他倆首倡的「和合」思想已在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傳說拾得後來還遠渡重洋,來到「一衣帶水」的東鄰日本傳道,在日本建立了「拾得寺」。看來「和合二仙」早就告誡過:中日兩佃人民應該既「和」又「合」,而不應兵刃相見。正因為如此,所以日本友人也特別喜愛中國的寒山寺。是呀,和平、合作、友誼、發展,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、最強音!
旅遊指南
氣候
蘇州四季皆宜旅遊,尤以4-10月最佳。在此期間,你既可欣賞到桃紅柳綠的自然風光,又可品嚐鮮桃、碧螺春、糖藕等時令特產。
游蘇州園林,或是探訪周莊、同裡等水鄉古鎮,最好避開雙休日和節假日。只有在人少的時候,才能體味出她獨特的韻味。
蘇州的景點大都很早關門,特別很值得一遊是姑蘇城外的寒山寺,17:30就關門了,節假日也不例外,這一點如果是自助游就要特別注意時間的安排。
住宿
建議入住中山大廈附近,位於鬧市區人民路,毗鄰步行街-觀前街,距拙政園、獅子林、北寺塔很近。
交通
乘游3線、3、6、9、17、21、31、301路車楓橋站下。
美食
飲食:遊人可在寒山寺中品味佛門素饌。 |